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要闻
宾川锚定“党建+网格+矛调” 打造矛盾纠纷调处“终点站”
  • 时间:2022-08-18 32:14
  • 来源:宾川政法
  • 作者:吴华
  • 字体:【
近年来,宾川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县、乡(镇)综治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职能,完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探索形成“党建+网格+矛调”,打造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终点站”,让老百姓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2022年1-6月,全县共排查社会矛盾纠纷490件,成功化解415件;受理矛盾纠纷238件,成功调处224件。

“网格+信息化” 快速化解矛盾

宾川县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以“大党建统领、全网格覆盖、多数据集成、大联动治理”为目标,整合乡镇党建服务中心、综治服务中心、为民服务中心等各系统数据资源。加快基层综治服务中心(网格化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应用,依托平台全面采集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数据,把各级党组织、党员参与网格治理的情况纳入信息化管理,实现对网格内信息、服务和治理资源的统一归集和调度。大力推进“智慧乡村”“智慧社区”“智慧小区”等建设,把网格内群众用信息化手段“网起来”,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鸡足山镇建成了“数字化+智能广播+视频监控+指挥调度+多元化平台”的“智慧乡镇”,县城已建成5个智慧小区,全县已完成了县级“三中心”建设和10个乡镇、90个村(社区)综治服务中心(网格化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城乡全覆盖。


“网格+人民调解” 及时化解矛盾

宾川县不断完善以县、乡(镇)两级综治服务中心为主体,村(社区)调委会为骨干,村民小组调解员为基础的“大调解”组织网络。健全乡(镇)、村、组、户四级联动的治安联防体系,建立网格员、人民调解员队伍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融合发展和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三社联动”等机制,整合多方人员力量参与基层人民调解,充分发挥社会人员力量在化解矛盾、法治宣传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形成“网格化+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使矛盾纠纷能得到了及时有效化解。目前,全县共有网格6378个,291名网格长,6227名网格员,设立调委会101个,个人调解工作室2个,共有人民调解员1861人,县、乡(镇)两级均成立了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联席会议及诉前调解中心,实现了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

“网格+包保管理” 层层化解矛盾

为增强村民自治建设,宾川县不断健全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用活党员、干部包保群众工作制度,探索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宾居镇乌龙坝村研究制定了“三级网格化+包保管理”责任制。由挂钩村(社区)领导作为镇级包保领导,各村(社区)总支书记、主任、副书记为村级包保负责人,各村小组长为村组具体包保负责人,党员担任户籍网格员,每名党员负责包保10户群众。乔甸镇新庄村建立中心户长牵头、党员参与开展矛盾纠纷和隐患排查化解的工作机制,推选设立党员中心户长7名,各联系8名农户,履行八大员职责,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层层包保化解管理,将矛盾纠纷第一时间进行调处,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网格+三项机制” 矛盾纠纷“不反弹”

宾川县在矛盾纠纷调处中,围绕“防发生、防升级、促满意”上出实招、下功夫,量身创建一套具有县域特点的调处工作长效机制。建立预警评估机制。常态化开展“周排查、月汇总、月研判”,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分类,逐一研判评估发展态势,有针对性地“按方抓药、对症下药”,通过及时走访、介入、疏导,按照“一事一策、一人一策”落实包保稳控措施,努力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多元化解调处机制。针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负责,归口调处,有效整合县级行业部门、乡镇、村(社区)等人员力量,形成分工合理、权责明确、配合有力、调处有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建立案件回访工作机制。定期对已经化解的矛盾纠纷进行跟踪、回访和评估,及时了解调解协议落实情况,彻底解决矛盾纠纷反弹和反复出现的问题,真正打通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