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要闻
宾川清河社区:“三联动”力促矛盾纠纷调处“零出村
  • 时间:2024-04-28 56:14
  • 来源:宾川政法
  • 作者:杨朗琼、赵庆玲、杨艳梅
  • 字体:【
    宾川县宾居镇清河社区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织密建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网格化联动、创新激励奖补机制等一系列举措,激发村组干部化解矛盾纠纷的积极性,提升调处工作联动效能,实现矛盾纠纷调处“零出村”。



“党建+网格”联动“调有保障”

    通过书记抓、抓书记,让党员奉献、服务在网格,确保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打造一支队伍,保障调解“有人”。选优配强社区“两委”成员、党支部书记、小组长,推行党支部书记与村民小组“一肩挑”,形成“社区党组织—居民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长”乡村党组织体系。共设立党支部书记与小组长一肩挑岗位7人,党员中心户长48人,每名党员中心户长负责包保25户群众。建立支部书记为矛盾纠纷化解第一责任人、小组长为直接责任人的调解员队伍29人。织密一张网,保障联动“有效”。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把社区分为29个基层网格,共有四级网格员7人、五级网格员35人、兼职网格员32人。支部书记、小组长100%融入网格员队伍,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当好矛盾纠纷化解“前沿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保障治理“有钱”。采取“争取一批、盘活一批、拓展一批、用活一批”的“四个一批”工作法增加村组集体经济收入。2023年通过争取沪滇项目入股大理热宝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分红、盘活自来水管理、铺面出租、集体公益田承包等方式实现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37.937万元、7个小组集体经济收入达101万元。



“1+N”联动“调得精准”

    积极探索构建以基层网格员为主,各级参与的“1+N”基层治理体系。群众参与“调”。推行居民小组党支部领导的“一事一议”民主协商机制,通过召开户主会、议事会、应急小广播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广大群众的新风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由党组织牵头,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协商,让村民在乡村事务中拥有发言权和决策权。会商研判“调”。网格员在收到群众调解诉求或警情通报后,与群众约定调解时间、调解方式并及时报告网格长,由网格长召集网格内所有网格员对矛盾纠纷进行会商研判,提出初步调解策略。分类施策“调”。把矛盾纠纷类型按邻里家事、婚恋情感、山林土地等进行分类,结合小组干部职业经历、擅长领域、与当事人的熟悉程度和与群众约定的调解时间、调解方式等,明确“最佳调解员”,因地制宜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上下联动“调”。针对涉及领域多、人员关系复杂、涉法涉诉以及现场调解不成功的邻里纠纷,由小组干部提出,组织镇级职能站所、公安、司法、综治、律师等力量综合会诊,制定方案,联合调处。



“奖补+考核”联动“调有动力”

    通过“定补+奖补”“矛盾纠纷化解+为民服务”全绑定考核模式,将“被动应对、被动调解”转变为“主动发现、主动解决”,做到了纠纷排查“无盲区”,调解服务“零距离”。奖补结合增动力。制定《清河社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奖惩办法》,凡达成协议、化解成功,并按要求规范整理案件卷宗的,每件案件在上级奖补的基础上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100元对调解员进行奖补;多次化解未成功,有调解记录并结合实际开展有效稳控的,每件给予50元的补助。2023年,清河社区各小组调处矛盾纠纷29件,其中调处成功28件,分别领取上级“以案定补、以奖代补”资金6118元、村级补助2850元,人均领取奖补资金256元。深度融入优服务。积极推行“大岗位制”,将小组干部的工作嵌入到服务群众工作全过程,划分的29个网格区均由小组长统筹处理矛盾纠纷调解、自来水管理、垃圾清运等大小日常事务,每月可领取到自来水水费管理资金200元。严格考核重实效。制定党支部书记及小组干部年终考核管理办法及评分表,把基层矛盾调解考核结果直接与年度补助挂钩。经村小组村民代表会研究同意后,核定给支部书记、小组长每月500元的村级补助,年底由村“两委”考核认定后从小组集体经济收入中发放。2023年,清河社区支部书记月收入最高领到1500元/月、最低1300元/月,小组长月收入最高1300元/月、最低1100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