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法律明白人”为产业发展“蓄势赋能”
宾川县结合水果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在产业链上培养一批“法律明白人”队伍,全力打造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升级版”。
树好“产业法律明白人”模范。在全县每个村(社区)至少培养5名农村“法律明白人”、92个村(社区)共选聘484名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研,探索在农业产业链增选培养“法律明白人”机制,着重从农业产业致富能手、重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冷链物流经营户等农业产业链中选拔具有较高法治素养、积极参与法治实践、在群众中有威信、能够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150名担任“法律明白人”,强化“法律明白人”队伍,使“法律明白人”更好发挥“法治宣传员、纠纷调解员、民情民意收集员”作用,及时化解农业产业链矛盾纠纷,带动身边果农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打造具有宾川特色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三管”齐下做实农业产业“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着力在知识培训、能力培养、技能提升方面发力,加快培养进度,定期邀请普法讲师团成员、律师、法律顾问等群体为“法律明白人”开展水果交易、民间借贷、婚姻家庭、知识产权、安全生产、侵权责任等方面的法治知识讲座,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引导“法律明白人”在具体实践中熟练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组织法律明白人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提升“法律明白人”协调处理水果企业劳资纠纷、侵权纠纷、交易纠纷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加大组织“法治副村长+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开展普法宣传频次,提升法律明白人普法技能。2023年以来,共开展农业产业“法律明白人”集中培训2场次,参训人数200余人次,开展法治宣传100余次,参与群众达30000余人次,引导法律服务200余次,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100余次。
“产业纠纷调解室”为产业发展“排忧解难”
随着宾川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在水果种植、生产、包装、销售等产业链过程中矛盾纠纷数量增多、形式多样、成因复杂,宾川县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水果产业矛盾纠纷调解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创新调解模式,联合县法院、县信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成立宾川县水果产业纠纷调解委员会和水果产业纠纷调解室,将矛盾从源头预防,从前端化解。
建“优”一支专业调解队伍。县级各相关单位信访分管领导、法律顾问(律师)、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业务站所负责人,各乡镇司法所所长、农业组组长等人员组建成立调解委员会,着重加强水果种植、生产、包装、销售等产业链过程中发生的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同时,依托水果产业纠纷调解室,从农业农村局各站所中精心筛选15名农业产业各领域专业性人才,建立“矛盾纠纷调解专家库”,配备2名专业调解员,形成矛盾纠纷调解“智囊团”,由“单兵”组成“军团”,充分统筹调动各方资源共同推动农业产业纠纷化解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及时妥善化解涉水果产业纠纷,推动类型化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化解,不断创新探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新机制、新路子。
俯下身子解民“忧”。调解工作不仅限于调解室,调解员把田间地头、农场基地、仓库物流等场所作为纠纷化解的前沿阵地,深入矛盾纠纷一线,积极为果农、果商化解矛盾纠纷,将矛盾纠纷止于前端,化解于诉前,最大限度地优化纠纷解决的效益,减少了诉讼环节,大幅度地节约公共成本和司法资源,更重要的是发挥人民调解案结事了的定分止争优势,并为当事人节约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调解+普法”齐发力。充分利用专家库人员和专业调解人员将法治宣传教育贯穿于纠纷排查化解全过程,达到“精准式”普法的目标,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实现“调解一件、普法一片”的良好效果,切实增强普法宣传教育实效,使普法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自2023年成立以来,调解室积极稳妥化解农业产业领域矛盾纠纷,共接待办理群众矛盾纠纷13件,调处12件,办理信访件42件,接待106人次,办理“12345”政府热线投诉信访25件,经调查核实后全部按期办理答复,无逾期案件。
“产业专业法庭”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宾川县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法庭特色化、专业化道路,因地制宜设置“水果产业法庭”,围绕水果产业“产供销”三大环节,专业化审理涉水果产业纠纷案件,以“小法庭”保障“水果大产业”为司法服务着力点,努力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延伸司法服务触角。组建专业法官、法官助理、专业调解员、行业调解员、合作社代表调解员等力量向前端服务用力,进村组、进网格、进果园、进企业开展纠纷化解、法律咨询等工作,主动问需于企、问需于民,不断延伸司法职能。通过对水果产业纠纷的调解、审理、裁判分析总结,归纳常见纠纷类型、共性矛盾争议和援引法律法规,统一水果产业纠纷案件裁判尺度和标准,强化类案专业化办理,不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和效率。
建立“一站式”诉讼服务站。在“水果产业法庭”建立“一站式”诉讼服务站,开通涉水果纠纷审理绿色通道,开展网上立案、在线调解、在线开庭、电子送达等服务,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实现诉讼权益。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完善小额诉讼程序和简易程序规则,建立“快立、快调、快审、快结”长效机制,公正、高效调解纠纷、审理案件。
护航农业产业发展。针对水果产品时令性较强的特点,法庭采取诉前委派调解、诉中委托调解、庭前调解等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案件及时高效审理、执行。强化与专业调解、行业调解、合作社代表调解等人员的对接,推动人民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广泛对接基层解纷力量,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促使矛盾纠纷切实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推动司法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护航宾川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助推乡村振兴。自2022年12月以来,水果产业法庭共受理涉水果产业纠纷案544件,庭前调解126件,开庭审理375件,结案33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