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态“问”思想 以“学”提能力
宾川县政法系统通过抓实“规定+自选”、“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相结合”, 把“抓学习”与落实法律业务知识常态化研学机制相结合,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实时推送学习信息,实现宣传内容、对象、场所“全覆盖”。同时,注重学以致用,对全县政法干警常态化开展全覆盖整治轮训,在深学细悟中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政法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举办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员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对全县150多名网格长和网格员开展集中培训;对480多名法律明白人开展任前培训,同时,还对150名农业产业链“法律明白人”进行专题培训。通过学习查找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中的差距,明方向、创举措、促落实,营造学习干事创业氛围,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从过去“我不会”转变为现在的“我能会”,有效提升了综合能力和素质。
定期“问”工作 以“督”出成效
宾川县委政法委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和典型引路法,实行政法委领导班子挂钩联系县级政法单位和乡镇制度,对各乡镇、县级政法部门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常态化开展督促协调检查。积极开展与人大、政协、纪委监委联合监督的方式,确保县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政法部门的内部监督与纪委、组织部门的党纪政纪监督形成合力。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政治督察、案件评查、执法检查监督等机制,坚持事前防范、事中监督和事后追究相结合,坚持经常性监督、定期监督和不定期监督相结合,不断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质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近3年来,对60多件民事、刑事、行政等各类案件进行了评查。

时时“问”民生 以“稳”促发展
宾川县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通过创建“如家信访窗口”,建立完善信访事项办理的体制机制。持续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接访、重点约访、联合接访、法律服务等工作方式,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2023年12月,宾川县“公开大接访”活动共接待群众27批55人次,现场解释答复9件,现场转件相关职能部门办理18件,目前已办理12件。同时,全县组建了10支普法工作队72名工作队员,下沉到重点村(社区)常态化开展法治宣讲和精准式普法宣传。宾川县公安局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移动式车管所”解决偏远山区群众就近办理车管业务难的实际问题。宾川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法庭特色化、专业化道路,因地制宜设置“水果产业法庭”,专业化审理涉水果产业纠纷案件,为宾川水果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法治保障。宾川县司法局联合县法院、县信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成立宾川县水果产业纠纷调解室,探索在农业产业链增选培养“法律明白人”机制,及时化解农业产业链矛盾纠纷,切实为果农解决烦心事、揪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