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法治宣传队伍”为法治建设“夯实根基”
“普法+志愿服务队”为社会治理“凝聚合力”
宾川通过整合有效资源,实施网格化普法。在原有的县级4支“八五”普法志愿者服务队基础上,在乡镇、村(社区)网格中,以网格长、网格员为主要力量,组建网格普法志愿服务队伍,同时将志愿者、党员、法律明白人等纳入扩大网格普法队伍。通过以“格”为基础、以“网”为依托,推行网格员“一员多用、多员合一”模式,积极发挥网格信息收集员、纠纷调解员、普法宣传员、安全巡查员、文明先行员、民生服务员“六员”作用,全力推动法治建设、平安创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格化社会治理在基层走深走实,增强了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律意识。截止目前,全县共有450名网格长,1570名网格员,101支巾帼志愿服务队。
“普法+产业法律明白人”为产业发展“蓄势赋能”
宾川县结合水果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在产业链上培养一批“法律明白人”,全力打造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升级版”。在前期全县已选聘484名农村“法律明白人”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研,探索在农业产业链增选培养“法律明白人”机制,着重从农业产业致富能手、重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冷链物流经营户等农业产业链中选拔具有较高法治素养、积极参与法治实践、在群众中有威信、能够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150名担任“法律明白人”,使“法律明白人”更好发挥“法治宣传员、纠纷调解员、民情民意收集员”作用,及时化解农业产业链矛盾纠纷,打造具有宾川特色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普法+农业产业工人”为产业发展“提档加速”
宾川县从农业系统内抽调270名精兵强将,按照“每个重点产业有一个专家服务组、每个行政村原则上有一支专业服务队”的要求,组建7个专家组、89支专业服务队,深入产业工人聚集的企业开展农业政策宣讲、信息技术培训、法治宣传教育等服务。先后投资80余万元在宾川县富鑫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企业建成5个产业工人培训基地,开展农业产业工人技能培训400余场次30000余人次。培育出以铁余斌、张冬梅、曾靖宇等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为代表“场长型”复合类人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000余人,着力打造“宾川果农”人才品牌,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金字塔”型水果全产业链工人队伍,示范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普法+水果产业纠纷调解室”为产业发展“排忧解难”
随着宾川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在水果种植、生产、包装、销售等产业链过程中矛盾纠纷数量增多、形式多样、成因复杂,宾川县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水果产业矛盾纠纷调解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创新调解模式,联合县法院、县信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成立宾川县水果产业纠纷调解委员会和水果产业纠纷调解室,配备2名专业调解员,及时妥善化解涉水果产业纠纷,推动类型化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化解。同时,将法治宣传教育贯穿于纠纷排查化解全过程,达到“精准式”普法的目标,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使普法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普法+水果产业法庭”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随着全县水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水果产品交易纠纷案件明显增多,宾川县人民法院主动靠前服务,以创建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为抓手,以“小法庭”保障“水果大产业”为司法服务着力点,通过建立“水果产业法庭”为宾川水果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法治保障。水果产业法庭通过“以案释法”、“阳光法庭”、“普法调解”等模式,形成和建立了直接立案、诉前委派调解、先予执行、案件繁简分流、巡回审理开庭、“线上+线下”送达六项工作机制,做到事前讲法普法、事中明法学法、事后析法用法,不断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截至目前,水果产业法庭共受理涉水果产业纠纷案358件,庭前调解95件,开庭审理288件,结案260件,护航建设“世界一流水果之乡”贡献了司法力量。
普法之于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定位,既意味着必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更意味着必须定向精准,靶向施策。宾川紧紧结合农业产业发展优势,通过打造“普法+”特色普法品牌,着力培育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从源头上预防和避免矛盾纠纷的发生,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