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他山之石
福建南平:让群众在互动中学法
  • 时间:2017-05-10 16:11
  • 来源:
  • 作者:
  • 字体:【

 

发传单、设摊点……随着时代进步,这些单纯依靠宣讲法律条文进行普法的形式,已经无法吸引群众,收到应有的效果。对此,福建省南平市司法局从“法制宣传”向“法治宣传”转变,不仅宣传法律制度内容,而且宣传普及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个领域的生动实践和鲜活典型,努力让群众在参与互动中学法、懂法、用法,让群众切身体会到普法带来的实惠。
  学法还有小奖励
  去年12月4日,小林一早就陪着外婆到超市买菜,来到文化广场,他发现这里与往常叫卖声嘈杂的广场不太一样,满满当当的摊位不是喊人来买,而是把东西往外掏。小林和外婆走了一圈,手上就多了20多种宣传品,有《法律援助读本》、《职工维权手册》、《社会保险知识读本》等读物,还有普法小扇子、扑克牌这样的小玩意。
  外婆开心坏了,想再逛一圈看看有没有未“搜罗”到的宝贝,小林则在南平市司法局的摊位前停下了脚步。他拿出手机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参加国家宪法日微信有奖知识竞答活动,不一会儿就答对题目抽中了8元话费。他赶忙将活动页面转发到朋友圈,还俏皮地附文:“满分答题,抽奖中8元,不服来战!”
  这是南平市2016年“12?4”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活动现场,近40家市直单位部门齐上阵,共展出各类法治宣传展板百余块,分发各种法律单行本、法律知识读本、法治宣传传单等3万余册(页)。现场“有问有答、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特色鲜明,气氛热烈。此外,南平市司法局创新思路,围绕宪法等相关法律,在“南平普法”微信公众号上开设手机有奖知识竞答活动,干部群众通过扫描关注“南平普法”微信公众号参与答题,答对即可获得抽话费的机会,既增加了学法的趣味性,又扩大了普法的受众面。
  活动得到广大网友,尤其是在校学生、农民工的广泛参与,总参与人次达115250,其中九成以上答对率超过80%,这种奖励式的学法方式,让干部群众感受到了学法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讲法要有好故事
  “我好久没回建阳了,看到这个,好想回家!”
  “我妈也曾经大半夜背着我走在那路上去医院,看了好想哭……”
  这些饱含乡情的网络留言源于一部名叫《暖的烛》的微电影,影片讲述了刚刚参加工作的司法所新人小舒跟随所长老张学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工作的几段有泪有笑的小故事。这部由建阳区司法局拍摄的微电影,自播出以来就在网络中广为流传,上传两周点播量就突破5000次。
  “这是一部关于司法行政人的微电影,情节内容都来源于我们的日常工作,参加演出的也都是我们的工作伙伴,基本都是本色演出,既介绍了我们基层的司法行政工作,也展示了别具风格的建阳魅力。”回忆起拍摄过程、微电影的统筹,建阳区司法局宣教股的叶其安记忆犹新。为了呈现最好的拍摄效果,全体工作人员群策群力、起早贪黑了好几个周末,光是想着如何演绎好一句简单的法条,就开了好几次小会。
  去年是宋慈诞辰830周年,南平市举办“宋慈杯”法治南平微电影、微动漫征集展播活动,掀起一轮用微电影、微动漫说法治故事的热潮。随着微电影、微动漫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的不断提升,活动得到了全市各级电视台、各有关单位、影视创作工作室、各大院校,视频、动漫创作者及广大拍客的踊跃参与,共收到42部作品。群众干部不仅成了“微”荧幕的“明星”,那些枯燥的法律条文也在镜头下、人们思想意识里彻底“活”了过来。
  唱法须有文艺范
  “打竹板,行上台,恩是做戏抽傀儡,利用方言表一表,专话一段禁赌谣。”3月8日晚,建瓯市芝城公园灯光球场上一派热闹景象。原来,这是建瓯市老年大学夕阳红艺术团结合“3?8”妇女节为群众表演,老人们用风趣幽默的乡音,为现场近300名观众表演了一段普法快板《禁赌谣》。这样的普法快板剧还有《“六合彩”害死人》《多生少生不一样》《大操大办讨人厌》《山林防火谣》等40多部,都是由建瓯市民俗研究会会长吴雪浩创作,经过文艺团体的演绎,在建瓯市各乡镇广受欢迎。为了让更多群众听到、看到、读到,还印制成宣传材料、刻录成光盘赠送出去。
  “没有皇帝没有官,农民越看越心宽”。在光泽县乡村,数百年来流行着一种传统的地方小戏——三角戏。崇仁乡三角戏表演团队负责人吴龙兴,在亲眼目睹了邻居因不懂法而被骗取了大量钱财后,就暗暗下定决心,要巧用三角戏组建一支既保留民俗文化,又能宣传法律的戏班。
  为了组建这支戏班,吴龙兴花了不少心思。他利用空闲之余学习法律知识,巧妙地把法律融入《姐妹观灯》《拷打红妹》《下南京》等戏曲中,再用光泽本地方言唱出来。每逢节日就到各个村部进行汇演,并耐心跟老百姓讲解法律知识。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奔波于田间巷尾,成了乡里公认的“最美法治宣传员”。
  近年来,南平市不断增强普法实效性,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拓展法治文艺宣传思路,逐渐摸索出文化“搭台”、法治“唱戏”文艺普法路子,坚持将普法重心下移,以各地艺术团体为抓手,通过立足于“小舞台”,开展各类接地气的普法艺术演出,大力推动法治文化与闽北地方特色文化、机关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融合发展,在闽北兴起了一股传统“文艺范”普法新风尚。几年来,共收集整理各类法治题材剧本、南词、三句半、小品相声、民间传统戏曲70多个,其中三角戏《姐妹观灯》、越剧《双胎记》、快板剧《禁赌谣》等剧目除在本地演出场场爆满之外,已辐射至三明、龙岩等地,累计演出近千场。
  普法将有“责任田”
  “以前都是上面要我们普什么法就普什么法,可我们司法所也不是‘万金油’,不可能什么法都懂。现在好了,马上要有普法责任清单,各执法部门应该会更主动地和我们沟通,一起商量普法计划。”有着两年基层普法工作经验的延平区洋后镇司法所负责人邹志超,在得知即将建立普法工作清单后颇为感慨。
  4月19日,南平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南平市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责任清单(征求意见稿)》下发至南平市直55个有关单位,对全市的普法责任清单进行意见征求,除将《宪法》《刑法》等作为重点宣传的法律法规在清单中列示外,还具体列明了各单位部门应着重宣传的近400部法律法规。“自‘七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已经成为我们普法工作的重心。”南平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司法局局长周邵福介绍道,“根据有关文件,我们将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从本单位本部门工作特点、工作重点和执法任务等实际出发,理清适合本单位本部门的普法责任清单。”
  “七五”普法以来,南平市积极谋划,结合实际,制定了《南平市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责任清单(征求意见稿)》,要求各行政主管部门承担起对下属单位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和检查督查的“谁主管谁普法”领导责任;各行政执法单位发挥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在抓好单位内部法治宣传教育的同时,承担起面向执法对象、管理对象、服务对象,面向社会公开宣传本单位、本行业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社会责任。各责任主体立足自身职能,将本部门本单位涉及的重点法律法规,年度拟重点宣传的法律法规,重点普法对象、责任科室及负责人,预期目标及完成时限以清单的形式明确列示出来。从而保证各级各部门皆有“责任田”,每个单位都有“承包地”,真正做到普法责任到单位到人,有效推进“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落实。(张隽 汤仙念)(转自福建长安网)